山东泰安:延伸垃圾分类链条 为新型工业化注入“绿色动能”
米乐平台 M6米乐平台 M6走进百尺村黄粉虫生态循环养殖基地,一股温热微甜的麦糠气扑面而来,厂房内错落有致地码放着养殖里面蠕动着,村民们正忙着分拣黄粉虫。“通过引进黄粉虫项目,给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村民收入每月增收1500元左右,给村集体增加收入20万元。”说起带领村民创收致富,百尺村党支部书记张树庆兴高采烈。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张树庆口中所说的黄粉虫项目,就是山东省泰安市城市管理局立足新型工业化绿色低碳项目,试点推广餐前有机垃圾生态全产业链资源化利用模式的具体实践。近年来,泰安市城市管理局结合城乡环卫一体化,在肥城市百尺村积极探索养殖黄粉虫处理餐前有机垃圾的新业态,在岱岳区粥店社区推行利用厨余垃圾制作环保酵素,有效处理社区、村庄餐前垃圾和厨余垃圾,防止垃圾堆积产生污染与病虫害,同时又能够实现“变废为宝”、就地资源化利用、发展“小三产”创收等,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活品质,以良好生态赋能乡村振兴战略。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推行垃圾分类,涉及千家万户、事关绿色发展。泰安市城市管理局以全域垃圾分类、“无废城市”建设为切入点,延伸垃圾分类链条,拓宽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赛道”,在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上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相关的绿色低碳项目落实落地。
发展新型产业、城市高效运行,绿色低碳是可持续发展方向。泰安市城市管理局挖掘打造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链,深入实施补链延链强链工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加强对建筑渣土利用监督和管理,引导企业对建筑渣土进行综合利用,最大限度释放工业潜能。位于肥城市安临站镇工业园区的肥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投资18708万元、占地100亩,主要从事建筑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年可处理建筑垃圾200万吨,所生产产品为干混砂浆、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砌块。目前,该项目主体已经建设完成,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工艺技术装备,配置商品混凝土、干粉砂浆、轻质石膏砂浆、特种砂浆、水泥稳定碎石、机制砖、骨料破碎加工、机制砂等多条生产线,建成七大模块绿色建材生产线,建筑固废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高效进行。同时,不断加速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研发,围绕当前的热点产业方向,提高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的效率和品质,开发新型绿色建材,进一步保持企业在行业内的科技创新领先地位。
优质“生态”,孕育出新型工业化发展新动能。泰安市城市管理局在全域垃圾分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产业链领域先行先试,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共赢,以城市绿色低碳转型为泰安市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注入“绿色动能”。(卢会云 秦承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