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干混砂浆的配方及制备工艺pdf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干混砂浆的配方及制备工艺,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干混砂浆的配方,包括组分黄砂、水泥、稠化粉、粉煤灰,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黄砂77~81%,水泥9~19.5%,稠化粉1.2~2%,粉煤灰2~10.2%;一种干混砂浆的制备工艺,该干混砂浆包括组分黄砂、水泥、稠化粉、粉煤灰,根据干混砂浆的不同等级,不同型号进行配比,进入电程控、混合机、搅拌、袋装。本发明在抗收缩、抗龟裂、抗冻融、强度等方面超过国内同类产品,较好地解决了传统砂浆爆裂、脱落、开裂、色差等现象,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保证工程质量,实现文明施工,广泛用于建筑业及民用装饰市场。
1: 干混砂浆的配方, 其特征在于 : 干混砂浆包括组分黄砂、 水泥、 稠化粉、 粉煤灰, 各 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 : 黄砂 77 ~ 81 %, 水泥 9 ~ 19.5 %, 稠化粉 1.2 ~ 2 %, 粉煤灰 2 ~ 10.2%。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干混砂浆的配方中,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黄砂为一种烘干制 品, 并经过筛分, 产品细度通过 5mm 方孔筛。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干混砂浆的配方中,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水泥为 42.5 级水 泥, 为一种硅酸盐复合水泥。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干混砂浆的配方中,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稠化粉的重量组分 及配比组成为 : 膨润土 59 ~ 80%、 粉煤灰 19 ~ 40%、 甲基纤维素 0.06 ~ 0.1%、 可再分散 乳胶粉 0.06 ~ 0.1%、 聚乙烯醇 0.6 ~ 1%。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干混砂浆的配方中,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粉煤灰为Ⅱ级。
6: 一种干混砂浆的制备工艺, 该干混砂浆包括组分黄砂、 水泥、 稠化粉、 粉煤灰, 根据干 混砂浆的不同等级, 不同型号进行配比, 进入电程控、 混合机、 搅拌、 袋装, 其特征在于 : 包括 以下步骤 : (1)、 准备烘干黄砂, 并经过筛分、 除尘, 控制黄砂含水量 ( 要求≤ 0.5% )、 含泥量 ( 要 求≤ 0.5% ), 产品细度通过 5mm 方孔筛 ; (2)、 准备稠化粉, 包括组分膨润土、 粉煤灰、 甲基纤维素、 可再分散乳胶粉、 聚乙烯醇 ; 3 (3)、 称量原料, 按 4m 成品中各组分含量来称取原料 ; (4)、 分两次混合, 首先通过电程控设备混合粉料, 再进入混合机搅拌, 保证各物料混合 均匀 ; (5)、 计量包装。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一种干混砂浆的制备工艺, 其特征在于 : 首次通过电程控设 备的原料混合时间为 1.5 分钟, 再次通过混合机的原料混合时间为 5 分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混砂浆, 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到一种干混砂浆的 配方及制备工艺。 [ 背景技术 ]
随着工程质量、 环保要求及文明施工要求地不断提高, 施工现场拌制砂浆的缺点 及局限性越来越突出, 而干混砂浆因在技术性能、 社会效益等方面的优势得到越来越多人 的青睐。
干混砂浆, 是建材领域新兴的干混材料之一, 以水泥为主要胶结料, 与干燥筛分处 理的细集料、 矿物掺合料、 加强材料和外加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干混砂浆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欧洲建筑市场发展壮大起来的, 如今在德国、 奥 地利、 芬兰等国家将干混砂浆作为主要的砂浆材料。在亚洲, 新加坡、 日本、 韩国、 香港等地 的干混砂浆发展也十分迅速,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 我国干混砂浆发展已成燎原之势, 广 州地区推广使用干混砂浆已有六年, 如香港建筑领域抹灰砂浆中超过三成是干混砂浆。相 应的指导政策与规范已逐步实施, 北京市、 上海市有关干混砂浆的应用技术规程的地方标 准也已实施几年, 青岛市、 重庆市地方标准也在制定中。
随社会发展的需要干混砂浆取代传统砂浆已是必然。 传统砂浆具有很难满足文明 施工和不符合环保要求的缺点及局限性, 具体阐述如下 :
首先, 传统砂浆的各种原材料 ( 包括水泥、 砂子、 石灰膏等 ) 的存放场地, 不但会对 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在砂浆拌制过程中还会形成较多的扬尘, 如有关数据显示, 广州城市的 施工扬尘占城区粉尘排放量约 22%, 而水泥使用及其相关的总粉尘排放量占城区施工扬尘 总量约 35%, 因此, 水泥使用过程中的粉尘排放量是施工扬尘的主要污染来源, 不符合环保 要求。
其次, 现场拌合砂浆的搅拌设备往往噪音大多超标, 噪音扰民亦成城市一大环境 问题。 随着社会进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在施工 现场出现的上述种种环境问题, 既有碍城市形象, 也影响着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与时代 的进步极不协调。
首先, 如因计量的不准确而造成砂浆质量的异常波动, 现场拌合砂浆往往无严格 的计量, 全凭工人现场估计, 不能严格执行配合比 ; 无法准确添加微量的外加剂 ; 不能准确 控制加水量 ; 搅拌的均匀度难以控制, 另原材料的质量波动大, 如不同源地河砂含泥量与级 配均有较大差异, 在此条件下拌制的砂浆出现质量的异常波动是再所难免。
其次, 现场拌合砂浆施工性能差, 因现拌砂浆无法或很少添加外加剂, 和易性差, 难以进行机械施工, 操作费时费力, 落灰多浪费大, 质量事故多, 如抹灰砂浆开裂剥落、 防水 砂浆渗漏等。
再者, 现拌砂浆品种单一, 无法满足各种新型建材对砂浆的不同要求, 如国家鼓励使用的新型墙体材料混凝土空心砌块、 加气混凝土砌块、 灰砂砖、 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 粉 煤灰砖等, 而现拌砂浆长期以来就是水泥砂浆、 水泥石灰砂浆等有限几个配合比, 远远不能 适应新型墙体材料的使用要求。
干混砂浆与传统砂浆相比, 具有保证生产质量、 产品种类齐全满足各种不同工程 要求的优势。
首先, 干混砂浆根据产品种类及性能要求, 特定设计配合比并添加多种外加剂进 行改性, 如常用的外加剂有纤维素醚、 可再分散乳胶粉、 触变润滑剂、 消泡剂、 引气剂、 促凝 剂、 憎水剂等。改性的砂浆具有优异的施工性能和品质, 良好的和易性方便砌筑、 抹灰和泵 2 2 送, 提高施工效率, 如手工批荡抹灰 10m /h, 机械施工 40m /h ; 砌筑时一次铺浆长度大大增 加。由于其优异的施工性能和品质使施工质量提高, 施工层厚度降低, 节约材料。施工质量 的提高使得维修返工的机会大大减少, 同时也可以降低建筑物的长期维护费用。
其次, 干混砂浆生产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基体材料和功能要求设计配方, 如针对 各种吸水率较大的加气混凝土砌块、 灰砂砖、 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 粉煤灰砖等墙体材料设 计的高保水性砌筑与抹灰砂浆 ; 用于地面要求高平整度的自流平地台砂浆等。亦可满足多 种功能性要求, 如保温、 抗渗、 灌浆、 修补、 装饰等。 为了有效地配合新型墙体的实施应用, 新型干混砂浆应运而生, 干混砂浆中, 高质 环保的材料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其一干混砂浆是预拌材料, 只须在工地加水搅拌均匀即 可使用, 且扬尘极少, 更环保, 且有利工人身体健康。 其二施工质量优异, 极大地增加了承建 商和广大业主的信心, 传统现拌砂浆防水层的渗漏也是困扰业主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而干 混砂浆中多种特性的防水材料将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其三因其优异的操作性能, 工人 劳动强度低, 施工速度快。
虽然干混砂浆已日渐成为市场的主流趋势, 但由于干混砂浆也是近些年刚刚普 及, 配方及生产工艺都不够成熟, 干混砂浆由于现场加水搅拌都是采用自来水, 水温通常 在 15 ~ 20℃, 很多高分子聚合物在常温下, 冷溶成膜性都很差, 极易影响特性的发挥, 经过 反复选材对比实验, 国外进口材料能较好地解决冷溶性和低温成膜性, 并根据不同干混砂 浆所要求的特性添加不同改性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均匀混合和高模弹性纤维分散是生产 关键, 由于干混砂浆各种材料密度和配比量不同, 加上高模纤维在干粉中极易成团, 不易分 散, 所以在生产过程中从工艺、 装备以及添加剂改性材料都十分重要, 常规生产工艺及装备 很难达到标准要求, 往往产生爆裂、 脱落、 开裂、 色差等问题。
我公司经过多年研究, 反复配比、 测试, 提供一种干混砂浆配方及制备工艺, 杜绝 了环境污染问题, 减轻了劳动强度, 减少了扬尘和噪声, 实现了文明施工, 产生了良好的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收缩、 抗龟裂、 抗冻融、 粘结力强、 保水的干混砂浆 配方, 解决传统砂浆爆裂、 脱落、 开裂、 色差等问题。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混砂浆制备工艺, 改革现有技术制备模式, 取消 施工现场砌筑的石灰池及搅拌机, 减轻劳动强度, 降低建筑成本, 保证工程质量, 实现文明 施工。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
干混砂浆的配方, 包括组分黄砂、 水泥、 稠化粉、 粉煤灰, 各组分的质量配比如下 : 黄砂 77 ~ 81%, 水泥 9 ~ 19.5%, 稠化粉 1.2 ~ 2%, 粉煤灰 2 ~ 10.2%。
所述的黄砂为一种烘干制品, 并经过筛分, 产品细度通过 5mm 方孔筛。
所述的稠化粉的重量组分及配比组成为 : 膨润土 59 ~ 80%、 粉煤灰 19 ~ 40%、 甲 基纤维素 0.06 ~ 0.1%、 可再分散乳胶粉 0.06 ~ 0.1%、 聚乙烯醇 0.6 ~ 1%。
一种干混砂浆的制备工艺, 该干混砂浆组分为黄砂、 水泥、 稠化粉、 粉煤灰, 根据干 混砂浆的不同等级、 不同型号对干混砂浆进行配比, 进入电程控、 混合机、 搅拌、 袋装, 包括 以下步骤 :
(1)、 准备烘干黄砂, 并经过筛分、 除尘, 控制黄砂含水量 ( 要求≤ 0.5% )、 含泥量 ( 要求≤ 0.5% ), 产品细度通过 5mm 方孔筛 ;
(2)、 准备稠化粉, 包括组分膨润土、 粉煤灰、 甲基纤维素、 可再分散乳胶粉、 聚乙烯 醇;
(4)、 分两次混合, 首先通过电程控设备混合粉料, 再进入混合机搅拌, 保证各物料 混合均匀 ;
上述混合步骤中, 首次通过电程控设备的原料混合时间为 1.5 分钟, 再次通过混 合机的原料混合时间为 5 分钟。
本发明通过优化干混砂浆中各组分配比, 获得具有抗收缩、 抗龟裂、 抗冻融、 保 水、 粘结力强、 性能稳定等优点的干混砂浆 : 加入干混砂浆使用量 10%~ 15%的水搅拌成 稠浆状, 搅拌后 5 分钟即可投入使用。本发明使产品强度在 DM7.5 ~ DM30 和 DP5.0(JG/ T230-2007《预拌砂浆》 ), 凝结时间 3 ~ 8 小时, 保水性≥ 88%, 且性能优越, 符合建筑环保 新发展的要求, 适合产业推广应用, 保证工程质量。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
(1)、 抗收缩, 抗冻融 : 本产品配方组分稠化粉中聚乙烯醇具有良好的伸张强度和 氧气阻绝性, 能够降低干混砂浆表面张力, 起到抗收缩作用 ;
(2)、 抗龟裂 : 聚乙烯醇具有良好的造膜性、 优异的接着力, 可增强干混砂浆的稳定 性及粘结力 ;
(3)、 保水 : 稠化粉中的甲基纤维素具有优良的润湿性、 保水性、 增稠性和成膜性 ;
(4)、 粘结力强 : 聚乙烯醇还具有独特的强力粘接性, 稠化粉中膨润土也具有良好 的粘结性和可塑性, 均能增强干混砂浆的稳定性及粘结力 ;
(5)、 保证质量 : 有固定的场所, 完善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精确的电脑控制计量、 规 范严格的品质检验、 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充分保证产品质量。 [ 附图说明 ]
图为干混砂浆组分重量百分比与强度等级对应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实施例 1 : 干混砂浆的配方及其制备工艺, 其组分重量配比按百分比记为 : 黄砂 79%, 水泥 9%, 稠化粉 1.8%, 粉煤灰 10.2% ; 制作时, 准备烘干黄砂, 并经过筛分、 除尘, 控 制黄砂含水量 ( 要求≤ 0.5% )、 含泥量 ( 要求≤ 0.5% )、 产品细度通过 5mm 方孔筛 ; 准备稠 化粉, 包括组分膨润土、 粉煤灰、 甲基纤维素、 可再分散乳胶粉、 聚乙烯醇 ; 把黄砂、 水泥、 稠 化粉、 粉煤灰按前面所述的重量百分比配料 ; 分两次混合, 首先通过电程控设备混合原料, 混合时间为 1.5 分钟, 再进入混合机搅拌, 混合时间为 5 分钟。 所得产品强度等级为 DM7.5。
实施例 2 : 干混砂浆的配方及其制备工艺, 其组分重量配比按百分比记为 : 黄砂 78%, 水泥 11.5%, 稠化粉 1.6%, 粉煤灰 8.9% ; 制作时, 准备烘干黄砂, 并经过筛分、 除尘, 控制黄砂含水量 ( 要求≤ 0.5% )、 含泥量 ( 要求≤ 0.5% )、 产品细度通过 5mm 方孔筛 ; 准 备稠化粉, 包括组分膨润土、 粉煤灰、 甲基纤维素、 可再分散乳胶粉、 聚乙烯醇 ; 把黄砂、 水 泥、 稠化粉、 粉煤灰按前面所述的重量百分比配料 ; 分两次混合, 首先通过电程控设备混合 原料, 混合时间为 1.5 分钟, 再进入混合机搅拌, 混合时间为 5 分钟。所得产品强度等级为 DM10。 实施例 3 : 干混砂浆的配方及其制备工艺, 其组分重量配比按百分比记为 : 黄砂 77%, 水泥 14%, 稠化粉 1.5%, 粉煤灰 7.5% ; 制作时, 准备烘干黄砂, 并经过筛分、 除尘, 控 制黄砂含水量 ( 要求≤ 0.5% )、 含泥量 ( 要求≤ 0.5% )、 产品细度通过 5mm 方孔筛 ; 准备稠 化粉, 包括组分膨润土、 粉煤灰、 甲基纤维素、 可再分散乳胶粉、 聚乙烯醇 ; 把黄砂、 水泥、 稠 化粉、 粉煤灰按前面所述的重量百分比配料 ; 分两次混合, 首先通过电程控设备混合原料, 混合时间为 1.5 分钟, 再进入混合机搅拌, 混合时间为 5 分钟。所得产品强度等级为 DM15。
实施例 4 : 干混砂浆的配方及其制备工艺, 其组分重量配比按百分比记为 : 黄砂 77%, 水泥 17%, 稠化粉 1.2%, 粉煤灰 4.8% ; 制作时, 准备烘干黄砂, 并经过筛分、 除尘, 控 制黄砂含水量 ( 要求≤ 0.5% )、 含泥量 ( 要求≤ 0.5% )、 产品细度通过 5mm 方孔筛 ; 准备稠 化粉, 包括组分膨润土、 粉煤灰、 甲基纤维素、 可再分散乳胶粉、 聚乙烯醇 ; 把黄砂、 水泥、 稠 化粉、 粉煤灰按前面所述的重量百分比配料 ; 分两次混合, 首先通过电程控设备混合原料, 混合时间为 1.5 分钟, 再进入混合机搅拌, 混合时间为 5 分钟。所得产品强度等级为 DM20。
实施例 6 : 干混砂浆的配方及其制备工艺, 其组分重量配比按百分比记为 : 黄砂 77%, 水泥 18.5%, 稠化粉 1.7%, 粉煤灰 2.8% ; 制作时, 准备烘干黄砂, 并经过筛分、 除尘, 控制黄砂含水量 ( 要求≤ 0.5% )、 含泥量 ( 要求≤ 0.5% )、 产品细度通过 5mm 方孔筛 ; 准 备稠化粉, 包括组分膨润土、 粉煤灰、 甲基纤维素、 可再分散乳胶粉、 聚乙烯醇 ; 把黄砂、 水 泥、 稠化粉、 粉煤灰按前面所述的重量百分比配料 ; 分两次混合, 首先通过电程控设备混合 原料, 混合时间为 1.5 分钟, 再进入混合机搅拌, 混合时间为 5 分钟。所得产品强度等级为 DM30。
实施例 7 : 干混砂浆的配方及其制备工艺, 其组分重量配比按百分比记为 : 黄砂 81%, 水泥 9%, 稠化粉 2%, 粉煤灰 8% ; 制作时, 准备烘干黄砂, 并经过筛分、 除尘, 控制黄 砂含水量 ( 要求≤ 0.5% )、 含泥量 ( 要求≤ 0.5% )、 产品细度通过 5mm 方孔筛 ; 准备稠化 粉, 包括组分膨润土、 粉煤灰、 甲基纤维素、 可再分散乳胶粉、 聚乙烯醇 ; 把黄砂、 水泥、 稠化 粉、 粉煤灰按前面所述的重量百分比配料 ; 分两次混合, 首先通过电程控设备混合原料, 混
合时间为 1.5 分钟, 再进入混合机搅拌, 混合时间为 5 分钟。所得产品强度等级为 DP5.0。
《干混砂浆的配方及制备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混砂浆的配方及制备工艺.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2、砂、 水泥、 稠化粉、 粉煤灰, 各组分的质量 百分比为 : 黄砂 77 81, 水泥 9 19.5, 稠 化粉 1.2 2, 粉煤灰 2 10.2 ; 一种干混砂 浆的制备工艺, 该干混砂浆包括组分黄砂、 水泥、 稠化粉、 粉煤灰, 根据干混砂浆的不同等级, 不同 型号进行配比, 进入电程控、 混合机、 搅拌、 袋装。 本发明在抗收缩、 抗龟裂、 抗冻融、 强度等方面超 过国内同类产品, 较好地解决了传统砂浆爆裂、 脱 落、 开裂、 色差等现象, 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保证 工程质量, 实现文明施工, 广泛用于建筑业及民用 装饰市场。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
3、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1 页 CN 102399072 A1/1 页 2 1. 干混砂浆的配方, 其特征在于 : 干混砂浆包括组分黄砂、 水泥、 稠化粉、 粉煤灰, 各 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 : 黄砂 77 81, 水泥 9 19.5, 稠化粉 1.2 2, 粉煤灰 2 10.2。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干混砂浆的配方中,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黄砂为一种烘干制 品, 并经过筛分, 产品细度通过 5mm 方孔筛。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干混砂浆的配方中,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水泥为 42.5 级水 泥, 为一种硅酸盐复合水泥。 4。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干混砂浆的配方中,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稠化粉的重量组分 及配比组成为 : 膨润土 59 80、 粉煤灰 19 40、 甲基纤维素 0.06 0.1、 可再分散 乳胶粉 0.06 0.1、 聚乙烯醇 0.6 1。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干混砂浆的配方中,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粉煤灰为级。 6. 一种干混砂浆的制备工艺, 该干混砂浆包括组分黄砂、 水泥、 稠化粉、 粉煤灰, 根据干 混砂浆的不同等级, 不同型号进行配比, 进入电程控、 混合机、 搅拌、 袋装, 其特征在于 : 包括 以下步骤 : (1)、 准备烘干黄砂, 并经过筛分、 除尘, 控制黄砂含水。
5、量 ( 要求 0.5 )、 含泥量 ( 要 求 0.5 ), 产品细度通过 5mm 方孔筛 ; (2)、 准备稠化粉, 包括组分膨润土、 粉煤灰、 甲基纤维素、 可再分散乳胶粉、 聚乙烯醇 ; (3)、 称量原料, 按 4m3成品中各组分含量来称取原料 ; (4)、 分两次混合, 首先通过电程控设备混合粉料, 再进入混合机搅拌, 保证各物料混合 均匀 ; (5)、 计量包装。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一种干混砂浆的制备工艺, 其特征在于 : 首次通过电程控设 备的原料混合时间为 1.5 分钟, 再次通过混合机的原料混合时间为 5 分钟。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399073 A 。
6、CN 102399072 A1/5 页 3 干混砂浆的配方及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混砂浆, 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到一种干混砂浆的 配方及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工程质量、 环保要求及文明施工要求地不断提高, 施工现场拌制砂浆的缺点 及局限性越来越突出, 而干混砂浆因在技术性能、 社会效益等方面的优势得到越来越多人 的青睐。 0003 干混砂浆, 是建材领域新兴的干混材料之一, 以水泥为主要胶结料, 与干燥筛分处 理的细集料、 矿物掺合料、 加强材料和外加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0004 干混砂浆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欧洲建筑市场发展壮大起来。
7、的, 如今在德国、 奥 地利、 芬兰等国家将干混砂浆作为主要的砂浆材料。在亚洲, 新加坡、 日本、 韩国、 香港等地 的干混砂浆发展也十分迅速,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 我国干混砂浆发展已成燎原之势, 广 州地区推广使用干混砂浆已有六年, 如香港建筑领域抹灰砂浆中超过三成是干混砂浆。相 应的指导政策与规范已逐步实施, 北京市、 上海市有关干混砂浆的应用技术规程的地方标 准也已实施几年, 青岛市、 重庆市地方标准也在制定中。 0005 随社会发展的需要干混砂浆取代传统砂浆已是必然。 传统砂浆具有很难满足文明 施工和不符合环保要求的缺点及局限性, 具体阐述如下 : 0006 首先, 传统砂浆的各种。
8、原材料(包括水泥、 砂子、 石灰膏等)的存放场地, 不但会对 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在砂浆拌制过程中还会形成较多的扬尘, 如有关数据显示, 广州城市的 施工扬尘占城区粉尘排放量约 22, 而水泥使用及其相关的总粉尘排放量占城区施工扬尘 总量约 35, 因此, 水泥使用过程中的粉尘排放量是施工扬尘的主要污染来源, 不符合环保 要求。 0007 其次, 现场拌合砂浆的搅拌设备往往噪音大多超标, 噪音扰民亦成城市一大环境 问题。 随着社会进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在施工 现场出现的上述种种环境问题, 既有碍城市形象, 也影响着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与时代 的进步。
9、极不协调。 0008 传统砂浆还具有难以保证施工质量, 不能适应新型墙体材料的缺点。如下 : 0009 首先, 如因计量的不准确而造成砂浆质量的异常波动, 现场拌合砂浆往往无严格 的计量, 全凭工人现场估计, 不能严格执行配合比 ; 无法准确添加微量的外加剂 ; 不能准确 控制加水量 ; 搅拌的均匀度难以控制, 另原材料的质量波动大, 如不同源地河砂含泥量与级 配均有较大差异, 在此条件下拌制的砂浆出现质量的异常波动是再所难免。 0010 其次, 现场拌合砂浆施工性能差, 因现拌砂浆无法或很少添加外加剂, 和易性差, 难以进行机械施工, 操作费时费力, 落灰多浪费大, 质量事故多, 如抹灰砂浆。
10、开裂剥落、 防水 砂浆渗漏等。 0011 再者, 现拌砂浆品种单一, 无法满足各种新型建材对砂浆的不同要求, 如国家鼓励 说 明 书 CN 102399073 A CN 102399072 A2/5 页 4 使用的新型墙体材料混凝土空心砌块、 加气混凝土砌块、 灰砂砖、 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 粉 煤灰砖等, 而现拌砂浆长期以来就是水泥砂浆、 水泥石灰砂浆等有限几个配合比, 远远不能 适应新型墙体材料的使用要求。 0012 干混砂浆与传统砂浆相比, 具有保证生产质量、 产品种类齐全满足各种不同工程 要求的优势。 0013 首先, 干混砂浆根据产品种类及性能要求, 特定设计配合比并添加多种外加剂进。
11、 行改性, 如常用的外加剂有纤维素醚、 可再分散乳胶粉、 触变润滑剂、 消泡剂、 引气剂、 促凝 剂、 憎水剂等。改性的砂浆具有优异的施工性能和品质, 良好的和易性方便砌筑、 抹灰和泵 送, 提高施工效率, 如手工批荡抹灰 10m2/h, 机械施工 40m2/h ; 砌筑时一次铺浆长度大大增 加。由于其优异的施工性能和品质使施工质量提高, 施工层厚度降低, 节约材料。施工质量 的提高使得维修返工的机会大大减少, 同时也可以降低建筑物的长期维护费用。 0014 其次, 干混砂浆生产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基体材料和功能要求设计配方, 如针对 各种吸水率较大的加气混凝土砌块、 灰砂砖、 陶粒混凝土空心砌。
12、块、 粉煤灰砖等墙体材料设 计的高保水性砌筑与抹灰砂浆 ; 用于地面要求高平整度的自流平地台砂浆等。亦可满足多 种功能性要求, 如保温、 抗渗、 灌浆、 修补、 装饰等。 0015 为了有效地配合新型墙体的实施应用, 新型干混砂浆应运而生, 干混砂浆中, 高质 环保的材料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其一干混砂浆是预拌材料, 只须在工地加水搅拌均匀即 可使用, 且扬尘极少, 更环保, 且有利工人身体健康。 其二施工质量优异, 极大地增加了承建 商和广大业主的信心, 传统现拌砂浆防水层的渗漏也是困扰业主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而干 混砂浆中多种特性的防水材料将从根本上解决此类问题。其三因其优异的操作性能, 。
13、工人 劳动强度低, 施工速度快。 0016 虽然干混砂浆已日渐成为市场的主流趋势, 但由于干混砂浆也是近些年刚刚普 及, 配方及生产工艺都不够成熟, 干混砂浆由于现场加水搅拌都是采用自来水, 水温通常 在 15 20, 很多高分子聚合物在常温下, 冷溶成膜性都很差, 极易影响特性的发挥, 经过 反复选材对比实验, 国外进口材料能较好地解决冷溶性和低温成膜性, 并根据不同干混砂 浆所要求的特性添加不同改性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均匀混合和高模弹性纤维分散是生产 关键, 由于干混砂浆各种材料密度和配比量不同, 加上高模纤维在干粉中极易成团, 不易分 散, 所以在生产过程中从工艺、 装备以及添加剂改性材料。
14、都十分重要, 常规生产工艺及装备 很难达到标准要求, 往往产生爆裂、 脱落、 开裂、 色差等问题。 0017 我公司经过多年研究, 反复配比、 测试, 提供一种干混砂浆配方及制备工艺, 杜绝 了环境污染问题, 减轻了劳动强度, 减少了扬尘和噪声, 实现了文明施工, 产生了良好的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0018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收缩、 抗龟裂、 抗冻融、 粘结力强、 保水的干混砂浆 配方, 解决传统砂浆爆裂、 脱落、 开裂、 色差等问题。 0019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混砂浆制备工艺, 改革现有技术制备模式, 取消 施工现场砌筑的石灰池及搅拌机, 减轻劳动强度, 降低。
15、建筑成本, 保证工程质量, 实现文明 施工。 说 明 书 CN 102399073 A CN 102399072 A3/5 页 5 0020 为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 0021 干混砂浆的配方, 包括组分黄砂、 水泥、 稠化粉、 粉煤灰, 各组分的质量配比如下 : 黄砂 77 81, 水泥 9 19.5, 稠化粉 1.2 2, 粉煤灰 2 10.2。 0022 所述的黄砂为一种烘干制品, 并经过筛分, 产品细度通过 5mm 方孔筛。 0023 所述的水泥为 42.5 级水泥, 一种硅酸盐复合水泥。 0024 所述的稠化粉的重量组分及配比组成为 : 膨润土5980、 粉煤灰1。
16、940、 甲 基纤维素 0.06 0.1、 可再分散乳胶粉 0.06 0.1、 聚乙烯醇 0.6 1。 0025 所述的粉煤灰为级。 0026 一种干混砂浆的制备工艺, 该干混砂浆组分为黄砂、 水泥、 稠化粉、 粉煤灰, 根据干 混砂浆的不同等级、 不同型号对干混砂浆进行配比, 进入电程控、 混合机、 搅拌、 袋装, 包括 以下步骤 : 0027 (1)、 准备烘干黄砂, 并经过筛分、 除尘, 控制黄砂含水量 ( 要求 0.5 )、 含泥量 ( 要求 0.5 ), 产品细度通过 5mm 方孔筛 ; 0028 (2)、 准备稠化粉, 包括组分膨润土、 粉煤灰、 甲基纤维素、 可再分散乳胶粉、 聚。
17、乙烯 醇 ; 0029 (3)、 称量原料, 按 4m3成品中各组分含量来称取原料 ; 0030 (4)、 分两次混合, 首先通过电程控设备混合粉料, 再进入混合机搅拌, 保证各物料 混合均匀 ; 0031 (5)、 计量包装。 0032 上述混合步骤中, 首次通过电程控设备的原料混合时间为 1.5 分钟, 再次通过混 合机的原料混合时间为 5 分钟。 0033 本发明通过优化干混砂浆中各组分配比, 获得具有抗收缩、 抗龟裂、 抗冻融、 保 水、 粘结力强、 性能稳定等优点的干混砂浆 : 加入干混砂浆使用量 10 15的水搅拌成 稠浆状, 搅拌后 5 分钟即可投入使用。本发明使产品强度在 DM。
18、7.5 DM30 和 DP5.0(JG/ T230-2007预拌砂浆 ), 凝结时间 3 8 小时, 保水性 88, 且性能优越, 符合建筑环保 新发展的要求, 适合产业推广应用, 保证工程质量。 0034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 0035 (1)、 抗收缩, 抗冻融 : 本产品配方组分稠化粉中聚乙烯醇具有良好的伸张强度和 氧气阻绝性, 能够降低干混砂浆表面张力, 起到抗收缩作用 ; 0036 (2)、 抗龟裂 : 聚乙烯醇具有良好的造膜性、 优异的接着力, 可增强干混砂浆的稳定 性及粘结力 ; 0037 (3)、 保水 : 稠化粉中的甲基纤维。
19、素具有优良的润湿性、 保水性、 增稠性和成膜性 ; 0038 (4)、 粘结力强 : 聚乙烯醇还具有独特的强力粘接性, 稠化粉中膨润土也具有良好 的粘结性和可塑性, 均能增强干混砂浆的稳定性及粘结力 ; 0039 (5)、 保证质量 : 有固定的场所, 完善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精确的电脑控制计量、 规 范严格的品质检验、 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充分保证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0040 图为干混砂浆组分重量百分比与强度等级对应关系示意图。 说 明 书 CN 102399073 A CN 102399072 A4/5 页 6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实施例 1 : 干混砂浆的配方及其制备工艺, 其组。
20、分重量配比按百分比记为 : 黄砂 79, 水泥 9, 稠化粉 1.8, 粉煤灰 10.2; 制作时, 准备烘干黄砂, 并经过筛分、 除尘, 控 制黄砂含水量(要求0.5)、 含泥量(要求0.5)、 产品细度通过5mm方孔筛 ; 准备稠 化粉, 包括组分膨润土、 粉煤灰、 甲基纤维素、 可再分散乳胶粉、 聚乙烯醇 ; 把黄砂、 水泥、 稠 化粉、 粉煤灰按前面所述的重量百分比配料 ; 分两次混合, 首先通过电程控设备混合原料, 混合时间为1.5分钟, 再进入混合机搅拌, 混合时间为5分钟。 所得产品强度等级为DM7.5。 0042 实施例 2 : 干混砂浆的配方及其制备工艺, 其组分重量配比按百。
21、分比记为 : 黄砂 78, 水泥 11.5, 稠化粉 1.6, 粉煤灰 8.9; 制作时, 准备烘干黄砂, 并经过筛分、 除尘, 控制黄砂含水量 ( 要求 0.5 )、 含泥量 ( 要求 0.5 )、 产品细度通过 5mm 方孔筛 ; 准 备稠化粉, 包括组分膨润土、 粉煤灰、 甲基纤维素、 可再分散乳胶粉、 聚乙烯醇 ; 把黄砂、 水 泥、 稠化粉、 粉煤灰按前面所述的重量百分比配料 ; 分两次混合, 首先通过电程控设备混合 原料, 混合时间为 1.5 分钟, 再进入混合机搅拌, 混合时间为 5 分钟。所得产品强度等级为 DM10。 0043 实施例 3 : 干混砂浆的配方及其制备工艺, 其。
22、组分重量配比按百分比记为 : 黄砂 77, 水泥 14, 稠化粉 1.5, 粉煤灰 7.5; 制作时, 准备烘干黄砂, 并经过筛分、 除尘, 控 制黄砂含水量(要求0.5)、 含泥量(要求0.5)、 产品细度通过5mm方孔筛 ; 准备稠 化粉, 包括组分膨润土、 粉煤灰、 甲基纤维素、 可再分散乳胶粉、 聚乙烯醇 ; 把黄砂、 水泥、 稠 化粉、 粉煤灰按前面所述的重量百分比配料 ; 分两次混合, 首先通过电程控设备混合原料, 混合时间为 1.5 分钟, 再进入混合机搅拌, 混合时间为 5 分钟。所得产品强度等级为 DM15。 0044 实施例 4 : 干混砂浆的配方及其制备工艺, 其组分重量。
23、配比按百分比记为 : 黄砂 77, 水泥 17, 稠化粉 1.2, 粉煤灰 4.8; 制作时, 准备烘干黄砂, 并经过筛分、 除尘, 控 制黄砂含水量(要求0.5)、 含泥量(要求0.5)、 产品细度通过5mm方孔筛 ; 准备稠 化粉, 包括组分膨润土、 粉煤灰、 甲基纤维素、 可再分散乳胶粉、 聚乙烯醇 ; 把黄砂、 水泥、 稠 化粉、 粉煤灰按前面所述的重量百分比配料 ; 分两次混合, 首先通过电程控设备混合原料, 混合时间为 1.5 分钟, 再进入混合机搅拌, 混合时间为 5 分钟。所得产品强度等级为 DM20。 0045 实施例 6 : 干混砂浆的配方及其制备工艺, 其组分重量配比按百。
24、分比记为 : 黄砂 77, 水泥 18.5, 稠化粉 1.7, 粉煤灰 2.8; 制作时, 准备烘干黄砂, 并经过筛分、 除尘, 控制黄砂含水量 ( 要求 0.5 )、 含泥量 ( 要求 0.5 )、 产品细度通过 5mm 方孔筛 ; 准 备稠化粉, 包括组分膨润土、 粉煤灰、 甲基纤维素、 可再分散乳胶粉、 聚乙烯醇 ; 把黄砂、 水 泥、 稠化粉、 粉煤灰按前面所述的重量百分比配料 ; 分两次混合, 首先通过电程控设备混合 原料, 混合时间为 1.5 分钟, 再进入混合机搅拌, 混合时间为 5 分钟。所得产品强度等级为 DM30。 0046 实施例 7 : 干混砂浆的配方及其制备工艺, 其。
25、组分重量配比按百分比记为 : 黄砂 81, 水泥 9, 稠化粉 2, 粉煤灰 8 ; 制作时, 准备烘干黄砂, 并经过筛分、 除尘, 控制黄 砂含水量 ( 要求 0.5 )、 含泥量 ( 要求 0.5 )、 产品细度通过 5mm 方孔筛 ; 准备稠化 粉, 包括组分膨润土、 粉煤灰、 甲基纤维素、 可再分散乳胶粉、 聚乙烯醇 ; 把黄砂、 水泥、 稠化 粉、 粉煤灰按前面所述的重量百分比配料 ; 分两次混合, 首先通过电程控设备混合原料, 混 说 明 书 CN 102399073 A CN 102399072 A5/5 页 7 合时间为 1.5 分钟, 再进入混合机搅拌, 混合时间为 5 分钟。所得产品强度等级为 DP5.0。 说 明 书 CN 102399073 A CN 102399072 A1/1 页 8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399073 A 。米乐M6 米乐米乐M6 米乐